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0-11-04 admin

导言:大会的重大意义与重要背景

202010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一、我国五年计划/规划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五年计划”的名称经历了由“国民经济计划”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六五1981-1985)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20062010)三次改动。

    远景目标的制定的意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三、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总体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国际国内机遇/挑战分析

四、“十四五”时期及2035年的主要目标

(一)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新表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六个新:经济、改革、文化、生态文明、民生、治理

五、“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与保障

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十三个坚持:

(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二)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五)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六)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八)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九)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