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3-12月
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当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不断恶化,以及近年来劳动用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长,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在劳动用工领域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导致企业的运营风险与战略风险都在不断持续升高,给企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员工绩效管理与劳动用工风险控制已经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对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是企业的核心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以下困扰:
1、用工成本高于同行,员工却纷纷表示薪资福利低?
2、如何合理的调整薪酬,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
3、人工成本管控与激励如何做到有效匹配?
4、如何做到同岗不同酬,发挥员工效能?
5、如何通过薪酬绩效设计激发老员工?
本课程从四个维度,即薪酬体系的战略匹配性、薪酬体系的激励性、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薪酬体系的可操作性对现有的薪酬管理系统进行了全方位、详尽细致的研究,并结合部分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和访谈,诊断出现有薪酬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战略匹配性,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以期能够利用全面薪酬、战略薪酬等理论对改变企业薪酬制度方面的缺陷及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第一讲 正确理解KPI与OKR
一、什么是KPI和OKR
1、KPI的定义与标准
2、OKR的定义与标准
二、KPI与OKR的区别
1、KPI的四大核心
2、OKR的四大核心
第二讲:KPI及OKR的设计
一、 KPI绩效指标设计与落地
1、指标与目标的区别;
2、 如何从岗位职责中提取KPI;
3、常见的KPI指标类型;
4、KPI指标设计的三种方法;
5、KPI计分的三种方法
二、OKR设计与落地
1、OKR实施的四个关键点;
2、OKR会议的7个步骤;
3、从0至1的OKR高效落地8步骤
第二部分 薪酬管理体系构建
第三讲:薪酬管理认知篇
一、薪酬的类别
1. 货币薪酬
2. 非货币薪酬
二、薪酬四种形式
1. 基本工资;
2. 绩效工资;
3. 激励工资(短期激励+长期激励);
4. 员工福利保险
三、薪酬战略的构成
1、内部的一致性
2、外部的竞争性
3、员工的贡献率
4、薪酬体系管理
四、影响薪酬战略的因素
1、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2、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
3、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4、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期望
五、薪酬设计的四大策略
1、跟随型策略;
2、领先型策略;
3、滞后型策略;
4、混合型策略
六、薪酬设计的四个原则
1、效益为中心;
2、两低于原则;
3、谨慎增涨;
4、经营结果动态浮动
第四讲:薪酬方案设计
1、需要层次论
2、双因素理论
3、需要类别理集结
4、期望理论
一、岗位分析
1、岗位分析的三大目标?
2、职责编制的方法
3、任职资格与晋升通道的设计
4、如何确定编制的工具方法
二、薪酬结构的划分;
1、什么是薪酬结构;
2、各项工资结构及功能,具体如何运用?
3、薪酬的幅度与重叠度的计算;
4、宽带还是窄带;
5、薪级的划分;
6、固定与变动比例的划分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薪酬与能力的关系
1、薪酬为什么需要和能力挂钩——某企业薪酬困境
2、什么情况下需要与能力挂钩——所有职位都要设置技能工资吗?
3、技能薪酬帮助企业解决的三个问题;
4、如何评估员工能力;
5、加薪是以能力为核心,还是以业绩为核心?
四、提成制与奖金
1、提成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提成制与奖金制的特点
3、什么时候用提成,什么时候用奖金
4、提成制需要注意的问题点
5、提成的比例如何定?
二、培训时间、地点
2021年01月13日(全天报到)至01月16日地点:海口市
2021年01月20日(全天报到)至01月23日地点:昆明市
三、培训对象
各分管企业的主管部门领导、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分管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总经办、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管部、综合部、人事部、劳资部、薪酬与绩效经理薪资福利主管(专员)、绩效专员、工会、各类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
四、主讲老师
每期授课老师将从中心专家库中选配,专家库中的老师都是国内知名笔杆子(国务院国资委、中共中央党校、知名科研院所专家及高校教授),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五、费用与有关事项:
A类收费:人民币2980元/人。(包含现场咨询费、场地费、资料费、税费等) 统一开具发票。
B类收费:人民币3980元/人。(包含现场咨询费、场地费、资料费、税费、证书费等) 统一开具发票。办理证书: 经培训考试合格,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人力资源法务师(高级)》、《薪酬管理师(高级)》、《薪酬管理师(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高级)》专业人才技能证书,选其一种证书。此证网上注册、官方网站查询。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可根据此证了解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作为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任职的重要依据。需邮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工作年限证明、2寸红底免冠彩照电子档(JPG格式). 至我公司邮箱,以便办理证书使用。
1、因本通知发放范围有限,敬请各收文单位协助转发通知并认真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相关人员统一报名,各收文单位也可直接报名。名额不限。
2、请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于报到日前将报名回执表填好后E-MAIL至会务组;具体报到地点,会务组收到报名回执表后另行通知。
3、本次培训内容及相关课题均可赴公司提供内训,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