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举办的“202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于7月29-30日举办,活动日期间召开“双碳目标驱动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并致辞发表演讲。
企业如何向绿色低碳转型?
朱宏任在演讲中表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整体偏重,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现双碳目标首当其冲就是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如何向绿色低碳转型?朱宏任提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快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调整,优化供需关系实现减碳发展。朱宏任谈到,近年来我国钢铁、建材、石化、高铁、电子、航空、航天等产业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在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他也表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朱宏任建议,必须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实现减碳发展,要继续深化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低效产能,落实好产能置换,严控新增产能;要优化原燃料和能源结构,优化工艺流程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要不断推进产能布局优化。在坚持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电解铝、工业硅、金属镁等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应该向可再生能源富集且消纳能力不足的地区转移;高耗能企业要通过提升与完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功能,继续向基地化、规模化、清洁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他说道。
二、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升节能降碳能力。朱宏任指出,当前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储能、智慧电网、高效电转蒸汽、大规模电制氢、高温电加热工艺等技术的发展,积极参与研发核心技术装备并推广应用。
他提出,大企业要带头支持行业建立低碳创新联盟,建立标准体系,聚集合力研究辐射效应广、带动性强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推广节能清洁降碳的用能设备,研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推陈出新,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他说道。
三、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朱宏任在演讲中表示,企业在生产制造设备层面,通过迭代升级,提升制造设备单位作业量及作业精细度,可以实现能耗逐步降低,碳排放逐步减少;在制造工艺流程层面,可以对整个流程进行建模仿真,借助AI技术持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工序、提升工效,直接降低能耗及碳排放强度;在人员及工序管理层面,可以对人员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综合管控,结合先进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多作业,进一步降低冗余能耗及碳排放。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碳排放管理能力。朱宏任解释称,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都离不开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的能力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碳排放管理人员队伍。增强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职业能力建设,提高人员队伍低碳发展知识储备和实操经验,是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
“我们注意到,今年3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社会正式发布的新职业目录中,“碳排放管理员”新职业应运而生,石化等少部分行业已经针对这个新职业开发了职业标准和培训课程,我们希望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能够重视起来,从建立和完善行业碳排放管理员标准认证和培训体系着手,抓紧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他总结说道。
延伸阅读
近日,在ISC 2021第九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并致辞。
企业网络安全工作面临更高标准
“数字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和企业竞争的关键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也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加速器。”朱宏任表示。
古人云“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当前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引起了企业环境的变化发展,以及运营模式的变化更迭。企业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以数据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陡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去安全防护的灭顶之灾。”朱宏任指出,近两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以及网络安全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等相关制度等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和实行,对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云安全,数据安全,公共安全,和密码应用等工作和能力提出要求,此外,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也增加了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考核,对企业的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
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基础和坚实保障,必须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切实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推动高质量发展。朱宏任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体系安全能力。企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对于数字化转型深入阶段的安全防护,必须全面保障数字化业务的各个方面,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规划,以体系化工程化的模式建立新型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增强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
二是加强管防并举,提升综合防护水平。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要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审查机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报和应急体系,同时增强面向安全运营的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网络安全基础资源库,持续输出安全能力。不断加强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应该建设数据安全管理平台,梳理数据资产,进行分类分级,并加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各个环节的保护措施,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安防队伍素质。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技术和场景众多,需要培养既懂网络安全技术,又了解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业务场景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完成数字化转型下的网络安全服务,于企业而言,应逐步建立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通过安排技术技能培训与考核,参与技能大赛和攻防演练等方式,实现人才队伍从信息安全等级保障,保护合规测评能力,向网络攻防专业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