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目的:
近几年来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深水期,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对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均做出了顶层设计,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部委协作前所未有。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实施的突破口是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为西安技师学院开发此次培训课程的目的就是强化对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以便为企业培养好接班人。
培训宗旨:
培训项目的主讲教师郑重承诺:培训教学“不剑走偏锋”,参训学员“不打酱油”。培训师不忽悠,不卖弄,不固步自封,不讲定义和概念性东西,以“干货”为主线,以“落地”为渠道,以实用实效为目标。培训过程自始至终做到,剖析问题给对策,传授经验送途径,提供方法见效果,确保参培者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用以见效。培训后培训师还将提供帮助培训成果转化的相关工具。
培训时间: 4天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一、高职院校观念转变的建议
1.明确 的对象,
2.抓住 的重点,
3.挖掘 的内容,
4.设计 的手段,
5.把握 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教师转型的建议
1.教学形式 的要求,
2.教学内容 的关键,
3.教学要求 的手段,
4.教学效果 的方法,
5.教学应用 的体现。
三、高职院校课程转轨的建议
1.教学内容 的方略,
2.教学效果 的途径,
3.教学策略 的表现,
4.教学宗旨 的实施,
5.教学手段 的方向,
6.教学形式 的环节。
四、高职院校教法转侧的建议
1.用 激发学习的欲望,
2.用 引导参与和互动,
3.用 引发思考与质疑,
4.用 培育创新的能力,
5.用 增强认可的程度,
6.用 诱发学习的兴趣,
7.用 发挥最大的作用,
8.用 转化学习的成果。
五、高职院校质量转向的建议
1.教学牵引 的依据,
2.教学原则 的措施,
3.教学形式 的类别,
4.教学要求 的要领,
5.教学实施 的方法,
6.教学宗旨 的表现。
第二部分:职教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
一、搭建职教链与产业链桥梁的建议
1.政府在搭建桥梁中的 ,
2.社会在搭建桥梁中的 ,
3.职校在搭建桥梁中的 ,
4.企业在搭建桥梁中的 。
二、打通职教链与产业链通道的建议
1. 的方法,
2. 的方法,
3. 的方法,
4. 的方法,
5. 的方法,
6. 的方法。
三、统筹职教链与产业链市场的建议
1.统筹 主张,
2.统筹 利益,
3.统筹 资源,
4.统筹 资源,
5.统筹 手段。
四、改良职教链与产业链课程的建议
1.把握 的方法,
2.提炼 的环节,
3.改编 的要求,
4.搜集 与方法,
5.匹配 与方法,
6.开发 与要求。
五、完善职教链与产业链机制的建议
1. 共赢的机制,
2. 调整的机制,
3. 制度的机制,
4. 模式的机制,
5. 激励的机制。
第三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与院校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一、人才培养中的质量把控
1.寻找 的主要方面,
2.抓住 的主要内容,
3.挖掘 的重点环节,
4.设计 的主要枢纽,
5.把握 的有关症结。
二、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准备
1.清晰 的层级,
2.明确 的身份,
3.注重 的形象,
4.消除 的情绪,
5.教学 的内容,
6.规避 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中的成果转化
1. 的实施方法,
2. 的实施方法,
3. 的实施方法,
4. 的实施方法,
5. 的实施方法。
四、人才培养中的语言方法
1.语声 的要求,
2.语速 的要求,
3.语音 的要求,
4.语气 的要求,
5.语调 的要求,
6.语技 的要求,
7.语容 的要求。
五、人才培养中的语言技巧
1. 的基本要求,
2. 的基本要求,
3. 的基本要求,
4. 的基本要求,
5. 的基本要求。
6.课程小结。
六、考试考核的要求与安排
1.考量每位学员提交的考试课程包,
2.检验每位学员十分钟的课程展示,
3.考试内容切忌大而全务必少而精,
4.考察课程内容匹配是否科学合理,
5.检验课程要素的搭建是否丰富,
6.检查考试课件是否实用、美观,
7.培训师针对参考课程给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