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政策法规

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3-03 admin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

  

会议审议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

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保护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注重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拓国际市场。


会议强调,党中央部署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增强保险和资本市场服务保障功能,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健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制度规则、基层治理,加快完善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促进形成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把严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坚决惩处金融领域腐败,查处违纪违法人员。


加强原创技术供给

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会议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人才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要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北京冬奥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把准战略方向,围绕事关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民生改善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原创技术供给,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创新协同、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强化责任链条,加强协同配合。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加强对改革工作整体谋划部署,推动各项改革工作接续递进,改革成果不断深化,实现了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推动改革同落实“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各领域各方面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改革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我们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及时部署出台改革举措,发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以改革办法解决发展难题。我们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支持推动有条件地方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强化重点改革任务督察落实。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筹党史学习教育和改革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念和信心,继续开拓创新,为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二十大,改革工作既要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又要有新气象、新面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动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抓紧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举措,激发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活力和潜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制度条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延伸阅读

EXTEND /

中央24次深改会

传递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作者:李锦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这次会议有几个问题,科技是一个特殊的议题。细心一看,实际上对国企改革的总结和战略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总体上,解决了方向盘、指南针问题。当然,很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与领悟。


现在,分十四个要点做提示性的解读。


第一个看点:纲领


在会议消息开始提出纲领性一段,有138个字,这里面强调了几层意思,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前提。党的领导与市场经济是两个“一以贯之”的体现。注意到,这里把“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要求,再制定政策文件时,“更高水平”是一个口径,要加强的。第二层意思是讲两个“毫不动摇”;第三层意思,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16个字”。第四层意思,是作用,不管是国企改革还是发展,就是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乃至2050年这个历史阶段,国企要在这个过程中做贡献,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段应该理解为纲领性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第二个看点:目标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这“16字”目标。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在6月13日,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国有重点企业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要着力提升战略引领、科学管控、精益运营、价值创造、自主创新、合规经营、科学选人用人、系统集成等八大能力。到2022年,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提出16个字目标,是重要的推进。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卓越的产品,何谓卓越卓越的产品?就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能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倍。何谓卓著?优异而显著的意思。优异说的是内涵,品牌的内涵应该蕴含优秀的文化内容,思想内容,精神内容,质量内容;卓著说的是品牌的声誉,好品牌应该家喻户晓,应该世界闻名,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市场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何谓创新领先?这是发动机。无论是产品卓越还是品牌卓著,都需要创新领先不断催化、蝶变、升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治理现代,是护航舰。好产品好品牌,还需要好治理,好治理的关键是治理现代化,再好的产品和品牌,如果还用老掉牙的管理模式,也必然把企业拉垮。现在,我们的企业治理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西方化,一切都以外国为标准;一种是传统化,依然沿袭传统模式。这种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中不断促进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打造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魅力、中国活力,中国话语权的治理现代新模式。


第三个看点:20大前的总结任务

20大前有两项任务,首先这里讲了三项要求,一个改革任务是要纵深推进,又要有新气象、新面貌。要注意“纵深推进”这个词,可能下一步就是以”纵深推进”来代替”全面深化”。


第四个看点:总结的内容

三个时间座标,一个是18大以来,一个是19大以来,一个是三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五年来的改革,和过去做对比的,什么成效?对现实的的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当然,总结新经验是重点。


第五个看点:未来重点

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未来一个时期,少的是五年,多的是更长的历史时期,要研究改革的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攻方向,注意这里讲的是“主攻”方向,不一定要说更多的话了。第二个是战略重点是加上“战略”两个字,那么重点是什么,那科技这块是重点了。这个材料应该是像新的顶层设计,和老的顶层设计有什么区别呢?确实是需要动脑筋的。


第六个看点:总结的重点

总结要做到什么呢?要激发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要激发这个潜能。为发展政治环境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不光是经济问题,而且要为政治问题。这就使我们想起了总书记所强调的,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包括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总结,在制度体系上做得怎么样,是总结的深度。20大是宏观上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总结的视角要更高一点。


第七个看点:原创技术的16个字

科技创新放在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会议强调,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拱结,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这里提出原创技术的16个字,是能力的标志。关于科技创新,这里是一个完整的小纲领。原创技术放在非常特殊位置,这样焦点就聚准了。


第八个看点:人才培养,是教育方面

要全方位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培养、选拔、评价、使用、保障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实际上把国企科技创新的链条向前延伸了,就是在教育上,在基础学科的培养上下工夫。


第九个看点: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

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适应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这里显然还是对民营企业给予充分地关注。当然,国有企业关于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样对国有金融企业是有必要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