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从舆情传播的角度而言,互联网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舆情发源地,尤其是新兴的社交网络使得个体信息源的数量骤增,极大的拓宽了舆情生长的土壤,加速了舆情传播的速度。
网络舆情问题频出,涉及各类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不自觉地被卷入到公众舆论漩涡中。
网络舆情形成快,对单位形象影响巨大。因此,在加强互联网信息监测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展信息汇集、整理与分析,有效开展对媒体的应对,对于及时化解网络突发的特殊事件和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非常有意义。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媒体时代,强化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媒体表达,已是势在必行。
课程目标:
1.掌握危机管理、舆情管理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2.掌握舆情收集、分析与预判的方法;
3.掌握正确引导危机舆情的方法;
4.掌握建立高效舆情管理平台的方法;
5.掌握运用舆情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方法;
6.掌握负面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
7.掌握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与方法。
课程特色:
1.专业——讲师是专门研究新媒体写作理论的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格局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作者,有着丰富的宣传工作经验,对于应对网络舆情和组织媒体表达有着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2.通透——追根溯源,将舆情管理与媒体表达的相关理论讲明白、讲透彻,让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实用——课程汇总了诸多舆情管理与媒体应对的经验与教训,拿来即用;
4.有趣——讲故事、做游戏、看电影,让课程与枯燥乏味说拜拜。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中高层管理者、新闻发言人、宣传干事、骨干人才、办公室人员、窗口服务人员。
授课方式:1.主题讲授;2.分组PK;3.现场演练;4案例研讨;5视频欣赏;6.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第一讲:“网络舆情”,扑面而来的状况
一、 汹涌而来的网络舆情
1. 什么是网络舆情;
2. 网络舆情对于单位的重要性;
3. 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好处。
二、 网络舆情的“危”与“机”
1.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
2. 自媒体时代舆情管理工作的挑战;
3. 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带来的新机遇。
第二讲:“管理舆情”,势在必行的管控
一、 如何建立高效舆情管理平台
1. 负面舆情产生的原因;
2. 树立舆情危机意识;
3. 舆情管理平台的整体工作流程;
4. 全方位舆情监测预警平台;
5. 多资源的网络舆情公关平台;
6. 高效率的危机处理平台。
二、 如何形成良好的舆论传播
1. 运用舆情的“道”与“术”;
2. 什么样的舆情信息容易被传播;
3. 营造良好舆情的六个方法。
三、 如何应对日常负面网络舆情
1. 日常负面舆情的类型与传播规律;
2. 普通负面舆情的应对原则与一般流程;
3. 恶意及不实负面舆情信息处理方式。
四、 如何应对危机舆情
1. 危机舆情的爆发原因及特点;
2. 危机舆情的防范;
3. 危机舆情的信息监测;
4. 危机舆情的分析与评估;
5. 危机舆情的处理方法;
6. 危机舆情的善后方法。
第三讲 “媒体应对”,不可避免的交道
一、 日常工作中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1. 与媒体打交道的错误方式;
2. 与媒体打交道的九项原则;
二、 应对突发舆情时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1. 新闻发言人应对危机舆情的素质要求;
2.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的主要原则;
3. 新闻发言人的肢体语言。
第四讲 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