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已先后在中铁十八局、中铁二十二局、上海电气、武汉金宇等数家客户多次讲授,行业针对性强,课程内容成熟,结合培训企业实例紧密,受到企业学员欢迎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档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尤其在审计审查工作日益加强的形势下,档案的规范程度极大影响审计审查结果。
企业档案工作普遍相对滞后,工作人员没有接受系统培训,工作规范化程度较低,管理的档案存在“散乱、缺失、难查”三种通病。
一、课程目标
1.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2.掌握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3.掌握收集、整理档案的基本方法
4.掌握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5.掌握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二、授课对象
1.各类助理与秘书、行政人员、档案管理员
2.各类组织机构的经理办、董事会、办公室、秘书处等办公机构负责人
3.企业各业务部门领导、主管、负责人
4.企业中层职能部门领导、主管、负责人
三、学情分析
学员业务能力高、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经验。
主要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能力存在“短板”,规范化意识不到位。
2.缺乏系统学习,对档案管理知识体系了解不多,工作中存在“想当然”自以为是的现象。接触不规范的档案,易受误导。
3.审查下级机构档案工作时,发现问题却难以说清问题,甚至不能发现问题,无法有效指导下属。
4.不熟悉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四、培训理念
1.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以对高发问题、难点问题、典型问题的讲解、剖析入手,拓展构建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知识的完整体系。
2.注重实战,指导实践:密切结合行业、企业、学员的案例,将知识融合在案例之中。
五、培训方式
1.模拟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根据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开发成套的模拟文档,每套文档包括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典型操作要点。学员分组,每组4人左右,每组1套文档。边讲边做,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技能要点。
2.现场指导:模拟操作与授课结束后,到客户的档案室实地指导。主要针对档案分类体系、组件(组卷)情况、归档目录、利用工作流程、文档电子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六、培训时间
0.5天,共计3学时
七、授课内容
(特别提示:本课程不包括人事档案、财会档案、建筑项目档案、合同档案、客户档案等专门类型的档案)
第一部分 文档工作基础知识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常见困境及其成因
(二)文档生命全周期
1.公文:档案的“前世”(公文的定义、类型)
2.整理归档:从公文向档案的转化
3.档案:公文生命的延续
(三)公文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拟制:起草、审核、签发
2.办理:收文办理、发文办理
3.管理:机构、保密、传递
(四)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收集、整理
2.鉴定、保管、统计
3.检索、利用
第二部分 强化档案收集与整理
(一)“实体—逻辑”:理解档案管理的两条线
(二)实体线:文书收集、整理与归档
1.收集范围
2.收集渠道
3.收集方法
4.归档的“件”“套”“盒”
5.归档文书整理、装订、编页
(三)逻辑线:档案分类、编号、编制目录(编目)
1.档案分类方案
2.档案编号:档号及其基本要求、构成要素与编制方法
3.归档章的位置、内容与填写
4.编目的基本要求、目录的构成要素与编制方法
(四)“实体—逻辑”双线对应:装盒、排架
1.档案盒填写方法
2.备考表编制方法
3.排架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档案室基础建设要点
1.规范的档案室符合什么标准?
2.档案室应该在哪里选址?
3.档案室功能区如何划分?
4.档案室应当有哪些装备?
5.档案室应该如何布置?
6.档案室的制度建设
7.档案室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档案利用
1.怎样找到档案——档案检索工具及方法
2.借阅与复制档案要求
3.怎样提供咨询服务、证明服务?
4.让历史启迪未来——档案展览
6.从档案中挖掘宝藏——档案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