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五”规划中的新提法:建设“韧性城市”
Ø “十四五”规划对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要求
Ø 我国目前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短板及历史原因
Ø 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Ø 我国400多座城市要进行“流域+城市”韧性体系重建
2、特大城市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键问题梳理——以防范城市内涝为例
问题1:规划缺乏统筹衔接,系统治理、联合调度难度大
Ø •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河道涵盖市政、水利两个行业,采用的设计标准、行业规范各不相同,排水、排涝标准不衔接
Ø •水利不入城、不上岸,只专注江河湖库的防洪调度;市政不下乡、不下河,局限在城区
问题2:工程体系不完善,应对风险韧性不足
Ø •现状防洪排涝标准偏低
Ø •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
Ø •河道防洪排涝能力不足
Ø •调蓄滞洪能力不足
Ø •超标准洪水防御工程措施缺乏
问题3:应急能力有待加强,风险评估、平台建设不足
Ø •灾害预警、紧急泄洪、应急救援、调用抢险物资、实行交管等措施相互独立
Ø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协调性不强
Ø •抢险救援物资保障亟待加强,常规抢险物料短缺
Ø •灾前预警提醒提示渠道单一,公众灾害防范意识薄弱
3、国函〔2022〕11号--国务院关于河南郑州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分析
Ø 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Ø 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警预报水平
Ø 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Ø 通过工程性措施补短板、强基础,加快解决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
Ø 要加快中小水利设施隐患排查整治,科学规划完善河道和蓄滞洪区
Ø 把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加固作为重中之重
4、特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其他工程准备
Ø 极端天气(台风、暴雨、干旱)引发灾害风险的工程应对及管控
Ø 特殊地质活动(地震)引发巨大灾害风险的主要工程应对及管控
Ø 公共卫生(各类疫情)引发巨大的健康风险的主要工程应对及管控
推动韧性城市治理,建好全周期机制、大数据驱动的智能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