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去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在能源系统的碳排放中,能源活动占排放总量的88%,电力系统排放占37%。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电力系统有两个任务:一是使电力系统朝着零碳电力系统发展,就是将传统的电力系统变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二是大力驱动电气化。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包括电气化,要实现“70、80、90”的目标。70指的在终端能源中电气化要占到70%,现在只有27% ;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到2060年要达到80%以上,而现在只有16%;第三个重要指标是在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占比能达到90%。
【培训对象】电力系统全员
【课程时间】2天
【课程形式】线下:讲授+研讨引导
【课程收益】
◆使学员学习和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最新动态,更好把握工作方向;
◆让学员通过学习掌握行业改革趋势和双碳政策目标,结合本岗位,做出相应调整;
◆掌握“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政策及对应的发力点,加快推动公司发展步伐,新政策、新技术更好的实施落地;
◆通过学习,提升学员的意识和认知,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结合能源互联网战略及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背景下发展策略,使学员能从系统的角度认真领会公司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聚焦本职工作,拓宽开展工作的灵活性与可能性。
【课程大纲】
第一讲: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与趋势
一、碳中和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1.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定义
2.双碳与国情发展
3. 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宣言
2、十四五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简述
3、我国碳排放发展现状
4、碳中和的主要形式
5、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方案
二、碳中和目标进展及主要路径
1.大力调整能源结构
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3.关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
5.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6.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三、“双碳”背景下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
1、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
2、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认识
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时间线
四、新型电力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的区别
1、电源结构
2、负荷特性
3、电网形态
4、技术基础
5、运行特性
6、清洁低碳
7、安全可控
8、灵活高效
9、智能友好
10、开放互动
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1、提升电力供需预测水平
1)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
2)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
3)电网潮流的不确定性
4)提高电力供需预测水平将节约电力系统建设、运行成本
2、加强电网建设
3、提升调节能力
1)火电灵活性改造
2)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3)电化学等新型储能
4)需求侧响应(可调节负荷)
4、提升智能化水平
1)打造电网数字化平台
2)提升配电网智慧化水平
5、提升新能源并网标准
6、电网调度控制体系升级
第二讲:双碳目标下的数字化新型电力系统
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与意义
1、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2、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3、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提升能源陈勇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二、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1、绿色高效
新能源将成为新增电源的主体,并在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用能清洁化和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电改持续深化,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
2、柔性开放
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明显
储能规模化应用有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3、数字赋能
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数字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源流、业务流。
4、开放互动
适应各类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多元负荷大规模接入,与电力市场紧密融合,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 与、充分竞争、主动响应、双向互动
5、高比例新能源技术接入使用
6、大规模操作灵活性资源配置
7、终端设备负荷多元化
8、电网高度数字化智能化
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1、统筹好新能源与电力保障的关系
2、统筹好新能源与电网安全的关系
3、统筹好新能源与电能供应经济性的关系
四、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1、电网企业转型升级背景
2、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
3、依托数据资产构建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
4、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的加快到来
5、电网面前的需求象限变化
6、个性、高效、便捷、智慧等多元化互联网特征
7、电网企业输配售的传统业务模式转型
8、“数字中国”建设大图景
五、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新旧动能转换期与国家“数字中国”战略
2、能源体制改革的激活与催化
3、数字化转型是全方位变革的整体工程
4、站在全局高度统筹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性
5、电网赋能于技术迭代与生态系统
6、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数字化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
1、初始级发展阶段
2、单元级发展阶段
3、流程级发展阶段
4、网络级发展阶段
5、生态级发展阶段
七、数字化建设整体框架的六大步骤
1、明晰企业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策略
2、根据企业架构规划出系统性的业务战略
3、形成具体的转型路径及数字化项目,完成转型实施工作
4、通过数字化项目实施实现对现在业务单元变革重塑
5、集合数字化项目及其数据搭建企业数字化平台
6、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化运营并赋能业务运营
八、以数字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与举措
1、加快建设数字电网,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能源生态系统
2、全面保障新能源充分消纳,推动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3、加快构建坚强主网架和柔性配网,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讲:新能源信息化建设
一、新能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新能源产业信息化行业定义及分类
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
四、新能源产业信息化行业特点及模式
五、新能源产业信息化行业发展特征
六、新能源公司信息一体化平台
1、构建智慧能源系统
2、打造新能源公司信息一体化平台
3、构建一体化的数据中心
4、服务中心和智能工作台
5、统一数据
1)构建标准化企业数据仓库
2)五大体系七步流程
6、整合信息系统
1)为新能源企业打破信息孤岛
七、新能源信息化建设的实施ERP项目
1、ERP实施条件
1)数据及时、准确、完整
2)对现有流程进行适当的重组,探索建立信息化业务模型
3)构架企业信息系统,搭建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2、ERP实施方法
1)项目准备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
3)构建与测试阶段
4)上线实施阶段
八、ERP项目上线后的工作建议
分享+总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