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六西格玛(6 Sigma)是一种管理策略,它是由当时在摩托罗拉任职的工程师比尔▪史密斯(BillSmith)于1986年提出的。这种策略主要强调制定极高的目标、收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通过这些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缺陷。六西格玛背后的原理就是如果你检测到你的项目中有多少缺陷,你就可以找出如何系统地减少缺陷,使你的项目尽量完美的方法。一个企业要想达到六西格玛标准,那么它的出错率不能超过百万分之3.4。
六西格玛(6Sigma)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通过六西格玛的学习,可以提升企业人员通过流程与数据,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六西格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的能力!
课程特色:
1. 案例丰富--通过多项六西格玛黑带项目案例来体现工具与方法的应用!
2. 理论系统--在课程中系统整合了系统创新的工具与方法,提升课程的整体定位!
3. 实战演练-小组讨论、模拟演练、全程互动、体验式学习!
课程时间:每2周2-3天,周期2-3月;共计10天(6小时X20=120学时)
课程对象:
企业技术、质量、工艺、生产管理人员等,研发、工艺、品质、设备、制造等部门骨干人员,负责改善项目的骨干人员。
课程目标:
1、形成持续改善的意识共识,一次性掌握改进的系统理念
2、通过案例了解方法的应用,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应用思路
3、通过项目筛选和实际练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完整掌握
4、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化运作,运用工具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5、建立六西格玛的推行机制,形成持续改进的文化与活动
课程大纲
在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改进流程中,就是通过对过程的考察,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财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体系,找出流程中需要改进项目或机会,实施DMAIC 循环,即六西格玛产品/服务过程改进DMAIC 流程:
(1)界定阶段D:确定顾客的关键需求并识别需要改进的产品或过程,将改进项目界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2)测量阶段M:通过对现在过程的测试,确定过程的基线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识别影响过程输出的输入,并对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判定;
(3)分析阶段A: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影响输出的关键输入,即确定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4)改进阶段I:寻找优化过程输出并且消除或减小关键输入影响的方案,使过程的缺陷或变异降低;
(5)控制阶段C:使改进后的过程程序化并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保持过程改进的成果。
课程设计5阶段10天的培训+练习+辅导;知行结合立体导入六西格玛的系统改进方法。
备注:课程前进行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调研,课程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