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地方要闻

深圳投控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国企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2-07-06 admin

当前,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作出部署安排。深圳投控立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以卓越价值观为导向,将卓越绩效指标作为核心对标要素,围绕“卓越绩效管理”的根本主线,先后建立实施“卓越党建”牵引框架、“卓越董事会”决策框架、“卓越集团管控”驱动框架,打造符合公司实际的“三点一线”卓越管理体系。


1


对标管理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企业施乐、福特、IBM等,通过开展对标活动,迅速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忠诚度,改善经营绩效。所谓对标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行业中领先或竞争力强、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在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和组织协调等层面的先进经验作为目标,按照设定的指标体系逐一比较,找出差距及原因,实施赶超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标管理是一个模仿、学习和创新的循环过程,目的是推动组织绩效的改进和提高。


卓越绩效模式源于1987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化、集成化管理模式。在质量强国的战略环境下,我国建立了相应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如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出了远见卓识的领导、战略导向、顾客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等9项基本理念。当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超过100个地市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设立了政府质量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导入卓越绩效体系,实施卓越绩效管理。


对标管理是深化卓越绩效的有效方法。卓越绩效管理是企业的“诊断仪”,通过找短板、细分析等方式推动管理水平提升,侧重于自我评价,但在“施改进”方面缺乏较好机制手段,实践中存在“重评价、轻改进”等情况。“对标”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则侧重学习标杆对象的成长经验和优点,制订改进和追赶的措施方案。对标管理的确认、比较、分析、学习和提高过程,与卓越绩效管理一脉相承,是组织推进、深化卓越绩效模式的一种高效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加快赶超步伐。


2


近年,深圳投控结合国情、市情和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特征,在对标淡马锡基础上,导入实施卓越绩效体系,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以淡马锡为标杆,改革公司体制机制

深圳投控作为深圳规模最大的市属国企,国企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前列。考虑到深圳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条件,深圳投控选择新加坡淡马锡作为对标对象,并参考平安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治理模式,借鉴标杆企业先进治理经验。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原则,研究制订了对标淡马锡改革“1+7方案”,涵盖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与选人用人、激励约束、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下属企业管控、加强国企党建等方面,并制定了58项具体举措,按改革难易程度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措施,确保改革工作取得突破、循序渐进,并同步制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圳投控学习对标新加坡淡马锡综合改革,市委改革办、市国资委和深圳投控联合成立研究工作组,牵头制订对标改革方案,深圳市政府向全市各区及各职能部门印发实施,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对标改革落地见效。


(二)以争创质量奖为契机,导入卓越绩效体系

近年,深圳投控战略目标瞄向国际一流,对提升管理能力、增强“软实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司着力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接轨国际规则。一是高位推进组织。成立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导入工作,对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进行监督。二是全面把脉问诊。采取“漫灌到滴灌”“骨干到全员”的思路,邀请境内外卓越绩效管理专家,多次组织专题培训。同时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全面诊断公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三是系统总结推广。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团队,高质量、系统性梳理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顾客服务、员工培养、创新策略、运营模式,明确改进方向,并在系统企业全面铺开,定期交流分享最佳实践,形成了“评价——改进——创新——分享”的螺旋式提升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