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国资要闻

国资委:中央企业要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平台格局

发布时间:2022-07-28 admin

会议指出,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平台格局,着力打造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优生”,着力当好中央企业和资本市场守正创新的“先锋队”;要抓紧编制具体方案,并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上,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作了发言,国资委产权局有关负责同志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讲解。


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各中央企业及所控股上市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延伸阅读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整体发展质量如何?

国资委将通过哪些措施

进一步加快补齐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

小编为您解析

↓↓↓

布局更优、效能更高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1

进退有序

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进一步深化

五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约400户增加至近450户;2021年,中央企业在A股IPO共21户,合计融资1012.6亿元,户数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


对于非主业、非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上市平台,一些企业通过转让控股权、腾笼换鸟、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等方式积极予以盘活,实现吐故纳新。

2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上市平台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五年来,中央企业累计向所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近6500亿元,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同时积极利用上市平台筹集资金助力主业实业发展,五年来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超过8000亿元,通过发行各类债券或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约3万亿元。

3

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规范运作和股东回报走在市场前列

五年来,央企A股上市公司累计上缴税费总额达6.9万亿元,占A股公司上缴总额的近四成;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占A股公司派现总额的约两成。


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加快补齐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

国资委5月底制定印发并对外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作出系统性工作安排,对中央企业提出明确要求。


1

构建定位清晰、

梯次发展的上市平台格局

  • 顶层设计意识立起来,把资本运作规划机制落下去。


  • 按照“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对非主业、非优势上市平台坚决予以调整盘活。


  • 强化资本运作意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2

打造内在价值和

市场价值的“双优生”

  • 一手抓内在价值提升,推动上市公司稳产增收、降本节支、资产盘活、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增强抗周期、抗波动、抗风险能力。


  • 一手抓促进市场价值实现,树立科学市场价值观,提升处理应对资本市场复杂情况的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合理引导预期,增进各方认同。


  • 促进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共同成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3

当好中央企业和资本市场

守正创新的“先锋队”

  • 把守规矩、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 引导上市公司稳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用好用足政策工具包,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激励力度,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 以市场化为导向,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改革需要,探索更多符合实际的上市公司改革实践,最大程度激发蕴藏在基层的创新力量。

目前,国资委已建立工作机制,将强化对企业方案落实情况的指导协调、跟踪督促和考核评价;同时加强与证监会的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共同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奋力开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