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爱之深,责之切;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学业有成,从来没有父母天生就是想要故意伤害孩子的。
然而,现实的生活状态却是:家庭的恩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绝非个案。到底为何会如此呢?家庭明明是爱的港湾,为何却一不留神就滑向彼此伤害的是非地呢?明明是对孩子满满的爱,表达呈现出来的却是指责与控制。孝庄皇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康熙帝:“治国容易治家难呀!“父母在管教孩子过程中,最终做到的是,也许就是情绪的管理与控制了。每每看到孩子的磨蹭拖沓、任性不听话,成绩上滑等,就容易怒火中烧,冲动发火,甚至可能会失手打孩子,扇耳光,而事后又后悔不已,内疚自责;如此循环,身心疲惫。
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度的把握自有其精妙之处;我们有了结婚证才能结婚,然而我们却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就直接上岗,稀里糊涂的做了父母,自然是手足无措,把亲子关系搞得乱七糟的?因此,做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要做智慧父母,更是一种修炼,需要洞悉孩子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动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学习管理亲子关系,既是为人父母的需要,也是管理我们自身压力的需要;既要实现与孩子的良性沟通互动,同时也要避免家长自身的情绪失控;识别情绪,管理情绪,让情绪不再成为导火索;
觉察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对方的情绪,体会对方的需要,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亲子教育中的和谐之道,获得内心的成长与人格发展,向幸福出发……
课程特色:
以“心理学”为核心学科,融合:亲子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压力咨询与管理、心理咨询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点;
● 定制化:汲取国内外先进的亲子心理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的本土化需求,以及本地化的实践经验而更好地帮助学员进行内在素养的修炼与提升。
● 实战性:修炼亲子沟通的技术和方法,均以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并辅之国内学员的大量实践而不断完善,确保能从中获得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身心成长管理方案。
● 职业性:结合社会环境的现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问与困惑,切实帮助学员能学会相关的技能,不断实践应用,最终能收获身心一致的美满幸福人生。
课程方式:
讲师讲授,影视分析、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现场辅导,催眠放松,自我觉察,行动方案;
课程收益:
² 觉察父母的自我角色定位,洞悉亲子教养的基本原则;
² 化解亲子教养过程中的焦虑愤怒情绪,改善亲子关系;
² 有意识地在亲子关系中成长实践,发展内心的正能量,追求自我的幸福人生;
课程时间:6小时
课程对象:对亲子教育有困扰,希望家庭和谐的父母;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父母皆祸害 vs. 中国式父母的烦恼
1. 当今社会的孩子到底怎么啦?
影视赏析:陪读的爸妈伤不起
2. 焦虑的妈妈vs. 缺失的爸爸
团队研讨:爸爸到底有什么用?
3. 时代焦虑症vs. 孩子抑郁症
4. 到底要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养育观)
5. 共同诵读:父母宣言
第二讲 如何才能搞定家里的熊孩子?
团队研讨:为何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
1. 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与亲子冲突
2. 亲子关系冲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 如何实现“关爱”与“管教”的平衡(教养模式)?
4.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1) 管教之前,先建立爱的联接;
2) 无条件的爱vs. 有条件的行为管理
3) 谁说了算:单边条约vs. 双边条约
案例研讨:如何面对孩子的拖延?
4) 坚定而持续的执行
第三讲如何才能与孩子好好的沟通?
影视案例:父子冲突《小欢喜》
1. 指责控制vs. 尊重探讨?
2. 如何才能与孩子好好沟通?
3. 保持冷静:如何控制生气发火的状态?
1) 剖析情绪难以控制的生理根源:三重大脑模型
2) 6秒钟情商模型:6秒钟暂停
头脑风暴:如何才能控制住发火?
3) 如何面对发火后的自责愧疚?
4. 觉察感受孩子的情绪(行为vs. 动机):理解接纳
体验活动:正念呼吸法
5.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表达需要
6. 平等沟通,寻求合作:提出请求反馈
总结回顾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