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国家发改委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本次发布会上,介绍推动有效投资相关工作是“重头戏”。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努力保持全年投资稳定增长。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袁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一是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精准,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好“九不准”举措,及时总结推广各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以快制快,精准高效处置突发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优化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既要有力,又要合理适度,不预支未来。加快推进实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做到落实快、协调快、见效快。强化政策预研储备,视情及时出台实施。
三是综合施策扩大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依法依规加快办理用地、用能、环评等手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和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投放。促进重点领域消费恢复,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四是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畅通交通物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预见预判预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六是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落实好各项援企稳岗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及时稳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当前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半年、1-5月份和1-4月份分别加快0.3个、0.7个和0.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加快。持续向上的基建投资曲线折射出稳投资的力度。
7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10028亿元。7月份,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2368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等行业。而2021年前7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8个,总投资3046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把握工程建设窗口期、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说,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各地方各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截至目前,102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总体进展顺利。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截至7月末,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同时,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和使用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罗国三表示,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推进力度,努力保持全年投资稳定增长。
资金持续到位支持项目建设提速
项目建设提速,离不开资金保障。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正加快发行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势头较好,与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有很大关系。”罗国三介绍,国家发改委近期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目前已筛选形成准备项目清单。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督促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相关工作,加快推进专项债券使用进度。
同时,金融活水正加快流入基建投资领域。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充分发挥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补充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资本金,有利于形成精准有效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罗国三介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方面抓紧筛选推荐备选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优先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支持“十四五”规划内的相关项目,支持前期工作成熟、三季度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以尽快发挥作用。同时,推动建立了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有关部门联合办公,连续高效运转,最大程度节省文件周转时间。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尽快向符合条件的项目投放资金。商请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项目发放配套贷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
“三季度,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建设实施,将对下一步投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罗国三说。
专家表示,从三季度开始,项目施工进入传统旺季。随着各方面资金陆续到位,一批重点基建项目将加快推进,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