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国资要闻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下一城!检验检测类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开启

发布时间:2022-09-01 admin

导 读

央企专业化整合又有新动作。日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称“中国中检”)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下称“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两家央企所属检验检测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并同步开展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在国企改革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是“重头戏”,上市公司层面的运作也逐渐进入实施阶段。未来能源、汽车、运输和军工等领域的重组料加快,电力装配、现代物流、海工装备、战略资源、新能源、高端制造和数字互联等领域整合有望提速。


01


央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落地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检验检测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是今年央企间资源整合的任务之一。8月25日,中国中检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家央企的检验检测资源专业化整合以及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落地。


此次整合前,中国中检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以“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计量”等为主业的综合性质量服务机构。通用技术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旗下拥有沈机股份、中国汽研、环球医疗、中国医药4家上市公司。


“通过这次专业化整合,中国中检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第一的位置,成为全球排名第九的综合质量服务机构。”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表示,集团将以此次专业化整合作为跨越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起点,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运营、区域化管理、国际化发展,持续推进多种方式的专业化整合。


通用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所属中国汽研、检科测试两家公司通过重组整合加入中国中检,进入了行业发展“主赛道”,将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间,有利于业务做强做优做大。对通用技术集团自身而言,这次专业化整合有利于集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集中资源做强做优机床装备、医疗健康等核心主业,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签约仪式上强调,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中检做强检验、检测、认证、标准主业,围绕先进制造、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打造符合我国产业实际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合格评定体系;充分发挥头部企业作用,更好引领带动检测行业发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整合融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


02


新业务平台不断涌现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阶段,近期央企在粮食、物流等多个领域的整合明显提速。


8月18日,中企联合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由中储粮集团和中粮集团通过股权合作方式,以中粮集团部分粮食仓储企业为基础,共同出资组建。根据功能定位,中企联合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承担中央储备粮的储备管理和运营职责,由中储粮集团控股。


“该公司的组建运营标志着中储粮集团与中粮集团在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借助中储粮集团储备优势,通过发挥中粮集团所属企业仓储资源优势,可进一步增强中央政府储备体系实力,有效充实粮食宏观调控资源,推动提升储备运作质量和效率,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月28日,中国物流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央企物流板块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加快,也开启了中国物流集团资产资源专业化整合和统一集中管理的新篇章。


稍早前,中国交建与中国建材进行资产置换,整合水泥和设计业务。置换完成后,祁连山将成为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化上市平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交建。


在前不久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

03

这项改革如何继续深化?


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近期,央企专业化整合动作不断,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有些专业化整合组建了新的央企,更多的专业化整合则是将同类业务或上下游业务从非主业央企集中到了主业央企。”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无论采用哪种具体的改革路径,专业化整合都是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促进央企主责主业更聚焦、产业结构更清晰。


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有助于优化国有经济在这一领域的资源配置,更好落实质量强国战略;推动中储粮集团与中粮集团开展股权合作,充实粮食宏观调控资源,为粮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可靠支撑……业内认为,央企一系列专业化整合之举,对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项改革如何继续深化?来自国资委的信息显示,未来改革一方面要聚焦主责主业和培育优势企业,加快央企之间的资源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深度整合融合。


具体而言,国资委要求各央企根据发展实际,全面梳理集团业务板块,厘清业务边界,打造发展更为专业的子企业;推动区域布局更成体系,解决管理“叠床架屋”、投资建设重复等问题;坚决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在资产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近年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持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助推央企重组整合不断深入。


例如,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央企,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出资930亿元助推中央企业在油气管网、钢铁、电气装备等行业进行重组,成为五家央企的重要股东。


“我们还发挥基金投资功能,广泛撬动央企、国企和社会资本,通过所管理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支持央企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度整合。”中国诚通副总经理李友生说。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聚焦发挥平台功能作用,实现产业集团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协同联动,也是央企专业化整合未来的重点发力方向。


业内对相关改革颇为期待,认为下一步中央企业将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实施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专业化整合,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夯实大国经济根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04

多领域重组整合料提速 


随着央企重组整合提速,部分上市公司层面的运作也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发生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件约40起,较上年同期增加逾150%;涉及上市公司超30家,同比增加约140%。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预计年内还会有更多央企重组和整合落地。”山西证券分析师李孔逸称,在国企改革领域,央企重组整合仍是“重头戏”,预计能源、汽车、运输和军工等领域的重组会加快落地。


例如,电力集团优质资产重组有望加快。中泰证券研究员汪磊预计,在政策驱动下,电力央企集团会进一步系统梳理手头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或谋求单独上市。


军工领域资源整合一向较受关注。“受资产属性、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约,十大军工集团中的科研院所、防务业务等核心军工资产长期处于上市公司体外,呈现出明显的‘小资产大集团’的特点。”中泰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陈鼎如表示,在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相关资产有持续整合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中央企业检验检测资源专业化整合暨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8月25日,中央企业检验检测资源专业化整合暨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务委员王勇出席签约仪式并宣布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正式启动。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活动并讲话。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志清出席签约仪式。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主持签约仪式并宣读了有关批复文件。

推动中国中检与通用技术集团所属检验检测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并同步开展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检验检测行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郝鹏表示,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中检做强检验、检测、认证、标准主业,围绕先进制造、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打造符合我国产业实际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合格评定体系,持续强化合规经营,不断提高品牌管理专业化水平和公信力,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头部企业作用,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引领带动检测行业发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强整合融合,不断激发企业生机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持续夯实党建基础,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上,通用技术集团、中国中检负责同志作了发言。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