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时光不老,青春正好。穿越世纪风云,踏上百年征程。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正当时,奋斗正当时,更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沙盘推演: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过程
历史背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前身是由经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共产主义者发起组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和关怀下,中国青年团组织在动荡时局中逐步发展。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主题 | 指示建团 | 组织发展 | 一体发展 |
时间 | 1921-1922年 | 1922年5月5日 | 1922年6月-1923年2月 |
历史人物 | 张太雷 | 陈独秀、高君宇、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 | 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 |
内容 | 1、党的预备学校 2、17个共青团组织 3、形成共同信仰和目标雏形 | 4、15个地方团组织 5、5000多名团员 6、第一次代表大会 7、团的《纲领》和《章程》 | 8、旅欧少年共产党 9、创办《少年》《赤光》等刊物
|
沙盘互动 | 发展团组织的沙盘推演 | 学习组织规则设立沙盘推演 | 国际团组织发展沙盘推演 |
视频 | 张太雷从莫斯科带来指示 | 第一次团组织大会 | 旅欧少年共产党视频 |
行动学习 | 发展群众组织 | 组织规则设计 | 活动设计与策划 |
复盘 | 宣誓 | 做有本事的中国人 | 百年机遇中的全球人才发展观 |
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1921-1922年,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已初具雏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在各地建立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成为了当时党的议题之一。此时,张太雷同志从莫斯科带回了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建立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指示,中共中央局随即决定由张太雷等人主持正式建立青年团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帮助和关怀,推动了建团工作。从 1921年 11月到 1922年 5月,全国有 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 5千多人。这也说明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和目标的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已经初具雏形,召开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二阶段:1922年5月5日,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5月5日,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等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于5月10日胜利闭幕。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会上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国昌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上左为施存统(书记),右为张太雷,下左为高君宇,中为蔡和森,右为俞秀松。)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第三阶段:1922年6月-1923年2月,旅欧少年共产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就在国内的青年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候,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为拯救祖国而背井离乡,他们为寻求真理而客居异邦。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高扬起青春的旗帜。1922年6月3日,他们在法国创建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得知国内青年团组织正式建立后,于1922年10月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召开大会的上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2月,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从成立共产主义研究会展开理论学习到创办《少年》《赤光》等刊物开展理论宣传,再到从事华工工作提高工人思想觉悟,旅欧少共在党、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青年团史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其作为中国青年团组织在海外建立最早、人数最多的青年团分支组织,在为中国革命创建建党、建团理论上,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上,在与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密切联系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培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业绩和经验至今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顺应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形势,适应了广大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后日益增长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产物,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赤诚求索的必然结果,在当时形势复杂的环境中仍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青年运动中树起了一面旗帜,引导青年走入中国共产党率领的革命大军,向着光明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