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15 admin

课程背景

中国的“两会”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是读懂中国政策走向的窗口。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全面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春来中国,气象万新。近300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华彩乐章。

本课程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活动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进行解读,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2023年党和政府工作发力点、政策走向。

课程收益

✽了解《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把握2023年政府工作重点、方法路径

✽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主要内容及基本精神

课程时间

0.5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

中高层领导干部、广大党员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视频加持+案例分享+互动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2023年全国两会的历史方位与主要背景

✽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两会

✽ 在“十四五”关键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

✽ 新一届代表委员履职第一年的全国两会

✽ 在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召开的全国两会

第二讲:2023年全国“两会”概况

一、“两会”基本情况

二、《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内容

三、两会上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述

四、重要意义

第三讲:《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一、过去5年工作回顾: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13.6万公里增加到17.7万公里。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突出指标

过去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过去五年,年均增长5.2%。

(二)工作亮点

一是全国人民坚忍不拔,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战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八是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

九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十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十一是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十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三)发展挑战

外部环境: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 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

★ 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

★ 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

国内环境:

★ 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

★ 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不少困难。★稳就业任务艰巨,一些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大。

★ 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 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

★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 防灾减灾等城乡基础设施仍有明显薄弱环节。



二、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



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关键任务指标

其一,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

其二,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

其三,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

其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二)重点工作安排

1、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2、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4、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5、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6、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8、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9、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三、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主要内容

(一)深刻认识“两个必保”的重要性

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度强调粮食安全和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二)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课程小结: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