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学习共青团历史 加强共青团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24 admin

课程背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青团建设,对青年国和共青团建设做出了很多重要论述。本课程通过介绍共青团发展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重要论述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团员青年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课程收益:

能够清楚了解共青团创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以及共产党对共青团的创建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理解更好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能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对青年和团工作做出的重要论述,提高理论素养,抬高政治站位。

能够深刻把握高素质专业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规范团建设工作。

能够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团中央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增强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课程时间:0.5-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各行业各领域各单位党员干部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视频播放+案例分析+互动答疑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史

一、共青团的创建

1.五四运动与青年觉醒

2.南陈北李相约建团

3.各地团组织的建立

4.团一大在广州召开

二、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的共青团

1.团二大确定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方针

2.团三大提出要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切身利益

3.团四大坚持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

4.团五大提出帮助中国共产党准备武装起义

三、瑞金苏区时的共青团

1.1931年在瑞金苏区少共苏区的中央局

2.1933年团中央迁直中央苏区与少共苏区中央合署办公

3.团中央在瑞金苏区创建少共国际师

4.少共国际师随红军长征

四、陕北抗日时期的共青团

1.1936年北平学生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2.1937年成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代替共青团中央局原来工作

3.各地的青年救国会等各种青年救亡团体蓬勃而起

4.各个村里边都普遍建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或儿童团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共青团

1.1946年根据党中央建议各地建立中国民主青年团

2.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共青团

1.毛主席对团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就团工作做指示

2.1953年团的七大(新民主主义共青团二大)召开

3.1957年团的八大(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大)并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4.1964年团九大召开

七、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共青团

1.1978年团十大召开

2.1982年团十一大召开

3.1988年团十二大召开

4.1993年团十三大召开

5.1998年团十四大召开

6.2003年团十五大召开

7.2008年团十六大召开

八、新时代的共青团

1.2013年团十七大召开

2.2018年团十八大召开

 

第二讲:习近平论青年和共青团工作

一、青年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2.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

二、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

2.要抓好价值养成“压舱石”

3.要用好基层实践“助推剂”

三、新征程共青团的责任使命

1.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2.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

3.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

4.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四、对新时代共青团员的要求

1.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

2.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

3.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

4.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

五、对新时代团干部的要求

1.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2.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

3.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

4.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

 

第三讲:高素质专业化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站位

二、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三、加强作风修养,主动担当作为

四、加强纪律修养,筑牢廉洁底线

五、加强道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

六、加强文化修养,夯实文化底蕴

 

第四讲:团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融合发展

一、基层团组织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2.以科学方法为支撑

3.以科学制度为保障

二、团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融合的有效途径

1.“一岗双责”主体责任

2.两个带头先锋作用     

3.“三个结合”工作方法

2.“四个贴近”工作思路

3.“五一体系”保障机制

4.“六个配套”规范标准

5.“七个方面”建设任务

6、“八项创新”品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