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国资要闻

警惕,295家!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一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

发布时间:2023-04-27 admin

4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公布假冒中央企业名单(第三批),涉及295家“李鬼”(名单附后)。


仅仅在本月,就频繁出现国资央企的打假公告:4月8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的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发布声明对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假;4月9日,国家电投发布声明对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自云智慧城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丝路国华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及其设立的系列子公司打假;4月9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发表声明对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北京国恒基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国恒基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打假;4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声明对17家冒牌企业打假;4月15日,中钢集团发布声明对中钢金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钢有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打假。


假冒央企、国企情况并非仅是今年,2021年、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就曾对假央企、假国企集中公示了528家“李鬼”。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假央企、假国企屡禁不止呢?近日时代周报刊登了作者为梁春富的文章《起底假央企“挂靠”灰色产业链:一年60万,民企变“央企”?》,揭露了其中一些端倪:


从事工商代理服务的中介张欣(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举例,现在能在某家央企挂靠企业,二挂三(即指央企二级子公司挂靠一家三级子公司,依此类推)280万元,三挂四80万元,四挂五60万元。


张欣声称,挂靠央企不需要伪造资料,“挂靠公司把营业执照等工商资料发过来审核,没问题后再去相关部门把股东更改为央企,然后走正常的挂靠手续就行。”


一家企业服务公司的客户经理苏丹(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挂靠央企是为了这块金字招牌,但真央企是不会给挂靠公司任何授信。不过,挂靠公司依然可以在旗下挂靠其他公司。如A公司挂靠至某央企一级公司,成为二级子公司。A公司还能继续挂靠三级、四级子公司。


苏丹介绍,挂靠方确定好挂靠企业后,中介公司会有专人负责沟通。确定后,双方签订股权代持等协议,接着挂靠方依约支付挂靠费用,然后中介公司从中收取5%-20%的区间服务费。根据情况不同,挂靠费用少则一年几十万,多则上千万。


之所以出现众多的假央企、假国企,主要原因是社会、政府层面目前实际上还是存在对国企、民企的区别对待现象。在项目招投标、贷款融资、政府协调、社会信誉等各个方面,国企、民企的身份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从而导致不少企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近期从中央到各个省市均发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山东省委书记为此还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灵魂深处来一场思想大解放。相信假国企的现象会随之逐渐消减。


假冒中央企业名单(第三批)

近期,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现将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汇总公布,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