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政策法规

国资委重磅发布!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新规出台,债券发行不再“一事一批”

发布时间:2023-05-09 admin

国资委5月6日消息,近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旨在着力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提升债券发行全流程管理水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据悉,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官网、中证网

重点提要

着力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工作体系:

  •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国资委审核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推动中央企业强化债券风险防控,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制度、负责子公司债券发行及全流程管理。

  • 二是明确管理范围,将管理范围扩充为企业在各类债券市场发行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实现对各类债券品种的全覆盖。

  • 三是明确全流程管控要求,包括制度建设、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债券发行事前审核、存量债券动态监测、债券兑付安排、违规责任追究等内容。


着力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

  • 改变一事一批的方式,对中央企业债券发行实行年度计划管理,结合年度预算管理,国资委一次性审批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

  • 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据此自行决策具体发行事宜。央企子企业的发债事项,均由集团公司负责审批和管理。


着力提升债券发行全流程管理水平:

  • 一是严格限定发债主体,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债券发行主体认定机制,确定可以发行债券的子企业标准或名单。

  • 二是优化债券融资结构,要求中央企业合理确定债券品种和债券期限,逐步提高中长期债券发行占比。

  • 三是用好债券创新品种,要求中央企业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碳达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创新品种,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着力防范债券违约风险:

  • 《办法》对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系统要求,包括年度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及审核、重点风险企业管控、永续债管控、境外债券融资管理、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债券在线监测、兑付风险管理、重大信息报告、违规责任追究等方面。


国资委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中央企业用好债券市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机遇,及时抓住债券发行窗口,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



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


记者注意到,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调整内容,是将过去债券发行“一事一批”的方式改变为年度计划管理。这一变化将提高中央企业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


管理办法明确,中央企业债券发行实行年度计划管理。结合年度预算管理,国资委一次性审批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各级子企业的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据此自行决策具体发行事宜。


央企子企业的发债事项,均由集团公司负责审批和管理。管理办法指出,中央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所属各级子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权限,明确债券发行管理部门、管理流程和内控机制。



要求央企用好“科技创新债券”


中央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债券品种创新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碳达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记者注意到,证监会和国资委曾在2022年共同下发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通过优化市场服务运行机制、监管考核标准、融资决策程序等方式多措并举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并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开展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管理办法还指出,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对境外债券市场融资环境研判,结合境外业务发展资金需求,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和良好国际信用评级,探索多市场、多币种发行境外债券,拓展融资渠道。



明确几类严禁、严控、限制的情形


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是管理办法另一个核心内容。


据了解,管理办法对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系统要求,包括年度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及审核、重点风险企业管控、永续债管控、境外债券融资管理、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以及违规责任追究等方面。


具体来看,国资委提出了以下几种严禁、严控、限制的情形:


严格管控资产负债率超过警戒线、持续经营亏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的中央企业债券发行额度;

 

严格限制信用评级低、产权层级低、债券发行利率明显偏高、债券违约风险尚未解决的子企业发行债券;

 

重点管控信用评级低、集中到期债券规模大、现金流紧张、经营指标显著恶化的子企业债券发行;

 

严禁过度融资形成资金无效淤积,严禁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严禁挪用资金、违规套利;

 

中央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债券违约风险防控,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维护投资者关系和市场形象。


文件全文

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规范中央企业债券发行,利用债券融资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家出资企业。本办法所称债券,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在境内外债券市场发行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金融债等。


第三条 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服务主业实业发展。中央企业结合主业实业发展需要制定债券发行计划,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资金支持。


(二)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管控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水平和集团公司债券发行计划,中央企业依法依规决定所属子企业债券发行,加强对债券发行规模大、债券违约风险高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


(三)坚持债券全流程管控。加强制度建设、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债券发行事前审核、存量债券动态监测、债券兑付安排等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管控水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


第四条 国资委依法建立健全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监管体系,审核批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推动中央企业强化债券全流程管控,有效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对中央企业债券发行违规事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条 中央企业是债券发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本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债券发行管理原则。

(二)工作流程、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责。

(三)债券发行主体管理要求。

(四)存量债券管理措施。

(五)债券风险防控措施。

(六)违规责任追究。

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应当经内部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报送国资委。


第二章 债券发行计划管理


第六条 中央企业债券发行实行年度计划管理。中央企业制订年度财务预算时,综合考虑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资金需求、资产负债水平、融资成本等因素,确定集团公司及所属子企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中央企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主要包括集团公司及所属子企业存量债券情况、年度债券发行额度(包括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债券净融资额、中长期债券发行总额、权益类债券发行总额)、募集资金用途、债券偿付计划等内容。


第七条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由国资委审核批准。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股东会(股东大会)审议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时,应当将相关材料报送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全体股东,国资委出具意见后,由其股东代表在股东会(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中央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初向国资委报送以下材料:

(一)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的请示。

(二)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表。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债券市场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状况、同行业企业近期债券发行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债券余额;年度债券发行计划,包括发行规模、品种、期限、利率,募集资金用途和效益预测,拟投资项目纳入年度投资计划情况;债券发行金额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债券发行计划纳入年度预算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资委债券管理相关规定情况;风险防控机制和流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方案。

(四)董事会决策文件。

(五)其他必要文件。


第八条 中央企业在报送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表时,应当一并报送所属各级子企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集团公司当年无债券发行计划的,中央企业应当汇总所属各级子企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报送国资委备案。


第九条 国资委根据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控等总体要求,主要从企业主业发展资金需求、公司治理机制、资产负债水平、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方面,审核批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严格管控资产负债率超过警戒线、持续经营亏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的中央企业债券发行额度。


第十条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可以在国资委批准的年度债券发行计划范围内自行确定债券发行具体时间、品种、期限,年度实际发行额拟超出国资委批准的年度债券发行计划的,应当将超出额度的每笔债券发行方案报国资委批准。


第十一条 国资委批准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债券发行计划当年有效,不与中央企业在债券市场注册的债券额度挂钩。


第十二条 中央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确定所属各级子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权限,明确债券发行管理部门、管理流程和内控机制。


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债券发行主体认定机制,综合考虑子企业行业领域、财务指标、资产负债水平、信用评级、风险防控等基本条件,确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