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创新和完善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是培训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尤其是疫情过后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本课程围绕如何进行培训的有效创新,以“上承绩效、下接战略”为主题进行展开。
课程收益
1、学员能够理解并从多维度理解培训体系的创新构建方式
2、掌握“世界咖啡教学法---我改变!我参与!我提升!我快乐!”方法
3、学员能够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上承战略创新人才培养
4、学员能够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下接绩效创新人才培养
5、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高效运营培训体系
适用学员
各层级培训主管、内训师、技教员
课程特点
1、系统:课程涵盖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重点和难点
2、简单: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简单的方法
3、易懂:深奥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描述、讲授之中
4、实战:实操案例+实操工具,模拟场景即可体验
5、易用:易于复制,立竿见影
培训时长:0.5天(3小时)
课程大纲
一、培训定位与方法论
1、企业培训现状分析
2、培训计划的关键点
3、培训体系建设的常见误区
4、最普遍采用的培训体系模式
5、培训相关工作重要性的调查
(1)培训前
(2)培训中
(3)培训后
案例1:不同价值取向的培训范式
案例2:企业培训发展规律地图
演 练:研讨企业主管、讲师、学员培训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二、转变培训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1、一大核心
使组织发展 让员工成长
2、二大前提
(1)领导重视
(2)全员行动
3、三大关键
(1)内化于心
(2)外化于行
(3)显化于境
4、四大机制
(1)激励机制
(2)竞争机制
(3)宣传机制
(4)创新机制
5、塑造标杆
(1)不断塑造英雄
(2)学员“光荣榜”
(3)年度十大名师评选
6、硬性机制
(1)学分制
(2)与入职、转正、晋升、淘汰挂钩
(3)建立底线学习制度
7、弹性激励
(1)位子、票子、面子优先
(2)让学员尝到甜头
三、世界咖啡创新教学法---我改变!我参与!我提升!我快乐!
1、是一种通过“深度汇谈”产生新知识新智慧新观念的方法
2、主要精神就是“跨界”(Crossover)对话
3、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某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4、使参与者从惯用的评判方式中解放出来,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
5、促进彼此的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
(1)集思广益
(2)汇集见解与智慧
(3)化解彼此的差异
(4)将人们的更深层看法引导出来
6、世界咖啡主持重要对话的原则
(1)明确汇谈内容
(2)创造热情友好的氛围
(3)探索真正重要的问题
(4)鼓励每个人的投入/贡献
(5)吸收多元文化吸收不同观点
(6)共同聆听其中的见解
(7)收获、分享共同成果
案例:世界咖啡教学法的演练与点评
四、“上接战略”---企业战略共识研讨与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创新
(一)企业战略共识研讨
1、市场洞察
2、发现优势
3、共启愿景
4、明确战略
5、寻找差距
6、关键举措
(二)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理想中人才模样--培养的方向)
1、生物有基因、人才有密码
2、胜任力模型解读
3、人才钻石模型
(1)岗位基本刚性要求
(2)应知应会专业知识
(3)工作必备综合技能
(4)职业态度
(5)特别加分项
(三)快速育人对接战略
1、如何育人更快--培训和成果转化
(1)因材施教
(2)学以致用
2、员工能力发展与职位/角色发展之间的匹配关系
3、I型人才、T型人才π型人才模型图
4、梯队人才培养及制定学习地图
5、人才加速培养的四大方法
(1)中高级人才都是教练员
(2)聚焦重点,快速突破
(3)训战结合
(4)企业领导人是“培训校长”
案例1: 某公司人才密码解读案例
案例2:企业学习地图应用举例
五、“下接绩效”--绩效达成与人才培养的创新
1、绩效的提升是衡量人才成长的唯一标准
2、人才培养主推绩效提升
3、绩效提升的时间节点
(1)事前计划
(2)事中跟踪
(3)事后复盘
4、课程开发的导向
(1)问题导向(执行力)
(2)胜任力模型(绩效、潜力)
(3)管理层级(高中基层)
(4)不同序列
5、基于管理层级的课程开发
6、横向扩张:快速复制领军人才的三大步骤
(1)成功因素分析
(2)萃取经验转为标准化
(3)学以致用
7、经验萃取实施三个关键
(1)隐性经验显性化
(2)显性成果标准化
(3)标准课程生动化
8、纵向全真教:人才培养加速器计划
(1)课程培训
(2)岗位实践、导师辅导
(3)结业答辩
9、新员工任务分解培训法
案例: 华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演 练:人才加速成长铁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