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雄安能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联合成立国能河北定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三家公司分别持股51%、30%、19%。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
据国际能源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国家能源、华电能源、三峡能源等至少超21家央企涉足新能源,超35家央国企成立新能源公司,涉及风电、储能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一些注册资本高达百亿的企业,再次掀起央国企扎堆进入新能源赛道高潮,在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推动“国家队”持续加码,又将对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强强联合,意味加速优胜劣汰
对于本次新成立的公司,背后的三股势力可以说是来头不小。拥有新公司51%股份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A股和H股旗舰上市公司,集团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除此之外,中国神华早在2006年就开始布局制氢领域,随后公司在江苏建设了第一座加氢站,仅一年后该集团制氢产能就达到400万吨,跃升至世界前列。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神华发电分部获得毛利40.73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率16.9%,同比增长0.8%。
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一直都是“吸金小能手”,得益于公司在电力产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2023年公司营收约189亿元,同比增长约3.5%;净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约56.8%。今年第一季度更是乘胜追击,取得营收约66亿元的好成绩,同比增长约23%,净利润高达2.52亿元,抵得上不少同行业公司一年的净利润。
而中国大唐集团雄安能源有限公司不仅是大唐集团全资子公司,其母公司也是一家热衷于“开枝散叶”的国有特大型能源企业,所属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37家区域公司和专业公司。2023年也是大唐集团经营指标历史最好的一年,利润总额同比增加42.29亿元,新能源开工、投产分别为历史最高年份的1.3倍和1.39倍,发电量、供热量、煤炭及天然气产量也持续创造新高。
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三家实力如此雄厚的公司通过成立新公司的方式进行深度绑定不仅是资源的强强联合,更意味着将加速行业内部出清,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向风口财经表示,央国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强联合确实可能会对中小型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只能协助进行各种项目的建设,而是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协作的竞争格局,在未来,民营企业与央国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储能领域,央企成为
当下国内市场最大赢家
据了解,此次成立的新公司其中重点发力方向便是储能领域,而事实上在国内储能领域,央国企早已是“雄霸一方”,自储能市场爆发以来,国内市场几乎都是央企巨头间的游戏几乎是行业人的共识。
例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山东电工时代、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宝光智中均是国内储能产业的重要参与力量,表现不俗,在国内系统出货量排名中也榜上有名。去年以来,中国电气装备开始整合三家公司储能业务,成立了中国电气装备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而据媒体报道,中国电气装备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目标是做到行业第一。
在储能系统集成产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价格下滑、企业整合与淘汰的调整期背景下,据GGII调研统计,2023年在全球储能市场出货量中,TOP20企业已经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具体到中国市场份额,央国企仅用一年时间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包括中车株洲所、融和元储、电工时代、运达股份、南瑞继保。鹏辉能源总裁甄少强曾表示,未来央国企或者某地方集团或将成为储能行业的主力,而民营企业或将成为“配角”。
“国家队”何以脱颖而出?
日前,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上提出,中央企业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华能集团今年4月以来已成立7家新能源公司。此外,除了新能源领域,央企还在积极渗透其他资本领域。它们通过设立基金、参与投资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每个省的央企也积极参与本地储能建设和招标活动,促进当地储能产业的发展。
对于央国企在新能源领域扎堆涌现的现象,袁帅认为这是积极且必要的。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央国企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积极涉足新能源领域,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还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央国企建立新能源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这些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资源储备,可以为新能源项目提供强大的支持。其次,央国企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更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成立多家子公司,可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这样的布局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袁帅分析道。
然而,当前央国企在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的同时,袁帅表示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投资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导致一些央国企在项目评估和市场调研方面存在弊端。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足以与行业巨头相媲美也是‘国家队’成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