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向华为学优秀的内控体系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27 admin

课程背景

大多数企业内控中,面临着业务与内控分裂、发展与风险控制失衡:

1. 高层对内控认识不足、不重视,没有有效引领各级主管做好内控的决心和方法论

2. 业务部门对内控、审计、财务风险控制等敬而远之,处于对立面,猫捉老鼠

3. 业务觉得内控阻碍业务发展,内控觉得工作无法开展、充满挫败、人员流失高。

4. 全球企业内控问题频发。美国安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丑闻,于2001年申请破产保护。负责审计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造成会计丑闻,也不得不结束了90年的会计审计业务,五大从此变成了四大。

安然事件引起全球震动,美国国会也因此颁发塞班斯法案(SOX法案),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强调管理者要对内控负起应有的责任。但此后,东芝、瑞幸、恒大等仍重复出现财务造假,更多企业爆出各类本可以通过内控预防的系统性舞弊问题,这些问题均对企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破产。

而华为内控,用实践实现业务与内控统一、发展与风险控制平衡。

华为CEO任正非强调:“一个企业必然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能因为腐败而不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而放任腐败。反腐败、反造假、反浪费,是华为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出发点。为此华为内控体系建设了三道防线。”

2007年,内控管理作为华为IFS的子项目,从零开始。十年磨一剑,如今,内控意识、内控机制、内控能力已浸入到各个业务活动之中,业务在哪儿,内控就在哪儿,形成了以“流程责任和组织责任”为基础的全球内控管理体系,且内控价值体现在了经营结果改善上,真正实现了“以内控促经营,向管理要利润”。

当前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及时排雷、竞争力提升以及价值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员全面风控思维,掌握内控工具方法,对标优秀企业的内控实践,助力企业风险控制和商业成功。

 

课程收益:

学习全球内控管理的COSO模型和塞班斯(SOX)法案

对标华为监管体系不同部门的定位、职能边界及如何有效协同;

掌握华为内控管理的组织、流程、责任设计,针对性搭建企业内控管理体系;

解读华为内控如何“破冰”,如何“以内控促经营,向管理要利润”

学习和研讨、演练华为内控管理的“一点两面三三制”

掌握华为内控管理的主要工具,并初步评估内控成熟度

针对全球化(出海)企业的特点,对标华为国际化内控建设实践

学习华为数字化内控,探索下一步方向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审计、内控、调查人员

课程方式:知识讲授+视频赏析+现场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导入1:各国中小企业寿命对比及存活的关键是什么?

导入2:大型企业如华为的内部涅槃(央视面对面对华为的采访片段)

关注点:最高目标是活下去

 

第一讲: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及管理

1. 认识风险

案例: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海域帝王蟹捕捞,5天时间爆赚70万

风险:对目标产生影响的一种不确定性

2. 风险的度量:

风险矩阵:可能性、影响度(黑天鹅、灰犀牛)

数据解析:ACFE权威统计结果

3. 风险的一般分类(9大类)

4. 风险的一般应对办法(4种)

1)规避

2)转移

3)减轻

4)接受

5. 华为对风险的管理优秀实践

分类:华为4大风险

1)风险管理融于业务:大部分基于流程管理。以规则的确定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2)合规职责边界清晰:仅指对外合规(包括国内国外)。

3)内控风险定义清晰:能通过内部流程和制度进行管理闭环的风险叫内控风险。

二、内控风险管理

1. 业界内控管理的公认标准:COSO模型

1)COSO模型的5个基本维度

a控制环境(管理基调、经营环境、权责划分等)

b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矩阵、工具评估等)

c控制活动(审批流、SOD、授权、绩效评价等)

d信息和交流(信息流情况、系统应用控制测试ITAC等)

e监控(测试等)

2)COSO模型的3个目标:

a经营目标:经营效率效果的提升

b财报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准确

c合规目标:合法合规

案例:东芝财务造假案例(管理层集体辞职)

案例:杭州电商小二贪污近亿元。

2. 萨班斯法案(SOX)解读

1)SOX法案缘起与要点(404条款)

2)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关于管理者责任的体现(沃尔玛)

 

第二讲:华为内控体系建设历程和启示

一、华为监管相关组织的区别与协同

图解:华为集团组织治理结构图

1. 内审组织-第三方独立,偏事后

2. 稽查组织-(前后有变化)隶属业务,偏事中

3. 内控组织-隶属财务,偏事前事中

4. 质量组织-隶属业务,协助业务主管和流程owner管理流程质量

5. 其他组织-如子公司董事会、道德遵从委员会/OEC、HRC等

二、华为内控组织建设历程

1. 横空出世(2007-2009)——从华为虚心向IBM学习开始

2. 相敬如“兵”(2010-2011)——内控阻力来自哪里,从哪里入手?

3. 相敬如“冰”(2012-2013)——内控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4. 相敬如“宾”(2014-2017)——董事会的“3年达标内控基本满意”要求带来了什么?

5. 融于业务(2018-)——数字化、智能化

三、华为内控体系建设-一点两面三三制

1. 一点:华为内控目标-促经营,防腐败

案例1:超合同界面交付审视——以内控促经营,向管理要利润

案例2:华为慧通管理——舞弊三角理论,压缩腐败空间

2. 两面:流程体系建设+责任体系建设

1)以改进为核心的流程体系建设(流程建设5问)

2)以问责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设(华为全球责任体系分解)

互动讨论:为什么华为是以问责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建设?您的企业是如何做的?

3. 三三制:三个角色,三个工具

1)内控三道防线三个角色:

a业务管理者/流程管理者(BO/PO)

b业务控制人和流程控制人(BC/PC)

c内审部(IA)

2)内控三大工具

a遵从性测试(CT)

b主动性审视(PR)

c半年度控制评估(SACA)

案例讨论:三个角色用三个工具的日常协同

四、华为内控管理工具包(6大包)

工具一:关键控制点(KCP)

使用要点:精准找到流程的关键控制环节

案例与讨论:采购流程的KCP识别与分析

工具二:职责分离(SOD)

设计要点:一个角色不做相互冲突的两件事

模型:职责分离矩阵

工具三:遵从性测试(CT)

工具四:主动性审视(PR)

1)流程设计情况审视

2)流程执行情况审视

3)内控工具质量审视

案例与讨论:重复PO/PR主动性审视案例与分析

工具五:半年度控制评估SACA(5要素)

1)报告对象

2)基本步骤

3)评级标准(内控成熟度)

4)问卷

5)评级方法

工具六:风险改进与闭环(RT)

——华为内控系统(BCIT):SOD/KCP/CT/PR/SACA/RT之间相互协同与承载

大型场景演练:分组输出成熟的CT报告、PR报告、SACA报告

 

第三讲:华为内控全球化的挑战和应对

一、业务全球化给内控建设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1. 全球矩阵式结构下多维度内控管理的挑战

2. 内控语言/工具/汇报全球化的挑战

3. 内控风险属地化,一国一策的挑战

应对:如何设计全球化的内控管理模式?

二、全球内控高目标达标压力的挑战

1.不同区域,现状不一,目标相同

2.不同业务,阶段不同,目标相同

应对:如何拉其集团内控目标的管理节奏?

三、审计的挑战

1.审计评估周期与业务自评周期不一致

2.审计项目点的发现与评估面的冲突

3.规模性腐败案件对内控成熟度的影响

案例研讨:审计VS业务,内控成熟度的评估以谁的结果为准?

应对:如何拉齐不同监督部门的口径?

实战演练:你是华为海外中东地区部的内控负责人,区域下属13个国家/代表处,情况非常复杂,多平台,多业务,多国家,内控成熟度不一,请你沉浸式组织该地区部的SACA评估,并定稿结果。SACA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地区部的整体内控成熟度

2)地区部TOP3的重要问题

3)分国家的简单点评

 

第四讲:内控数字化及下一步发展启示

一、华为内控的数字化发展过程

1. 内控概念化阶段:2008年-2011年

2. 内控规范化阶段:2012年-2013年

3. 内控集成化阶段:2014年-2017年

4. 内控数字化阶段:2017年-至今

二、华为内控数字化关键点解读

1.背景:

1)业务发展的需要

2)全球合规建设的要求(数据隐私保护等)

3)精兵简政与提效

2.主要工具

1)内控数字化探针

2)内控数字化模型

3)内控风险大屏化下的快速测试与预警

3.全球化的内控联动

三、新形势下华为内控体系的变化

1.“内忧外患”下的华为业务组织变阵(成立多个军团突围)

2.华为内控组织及工具的优化

3.华为区域监督型子公司董事会的运作

4.合规已经是华为新的战场

四、华为内控体系建设实践的总体启示

1.内控是一个系统工程

2.内控核心要提供价值

3.内控永远没有100分

4.华为一点两面三三制值得所有企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