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9-11-04 admin

一、大会主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为什么定这个主题?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

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沿着党

中央的改革路线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的任务,但是时间设计到

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

成果。要巩固并定型这些年来的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入改革,就要坚持和完善一整套更

有长远性、更有系统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

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一时间节点以此为主题

召开大会,也正是符合了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

位置。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

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定义及其关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

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

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

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

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

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大会背景: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20个月

1.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强战略谋划,增强战

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着重讲解:为何强调“着力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2.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振奋和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庆祝改革开


4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明

显。

5.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

6.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应对各种风险挑

战工作有力有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深入推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三、大会内容: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四、显著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十个坚持)

1.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

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

势;

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

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

著优势;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5.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

显著优势;

7.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

8.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

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

著优势;

9.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

10.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

贡献的显著优势。

五、总体目标(与十九大报告整体目标对标)

1.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2.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六、主要工作


1.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7.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8.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9.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1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2.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