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2020年年底前,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首要目标是在上海、重庆、大连、鸡西、长沙等5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逐步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各省(区、市)可在部分城市先行试点,也可以全面推开。
由此可见,这项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但总所周知,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操作复杂、任务繁重。为确保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在出台省级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省级各成员单位必须自行制定出台了本部门业务工作具体操作办法,形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体系。这对管理者和HR来说无疑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难协调等多方问题,无从入手将成为HR的共鸣。与此同时,多数国有企业仍在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在劳动、人事与分配在改革与调整上面临着诸多问题或尚未实施或被迫中止……
本课程将围绕为何改、改什么、如何实施、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进行细致的研讨与分析,并为国有企业对关于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从规划到执行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指导。致力于HR与管理者响应红头文件,作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有序锦上添花!
【课程收获】:
系统性了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内容与宗旨
有助于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升级的初步实施
“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认知与实施难题解疑
关于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运作问题深度剖析
用工管理最新思维导向,解决国有企业人事成本负担的老大难问题
【课程对象】:
国有企业董事长、执行董事
国有企业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总裁助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人事行政部门总监、经理及涉及员工退休的管理人员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及涉及员工退休的工作人员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国务院决策: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1.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
立足退休人员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
平稳有序推进
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确保共享小康新成果
2.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及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3. 人事档案、基本信息实行社会化管理
4. 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5. 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组织参加街道(乡镇)、社区党组织活动
6. 协助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保障退休医疗实施
7. 协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领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
二、 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三部曲
1. 移交退休人员
多次协商“定调子”
人员摸底“造册子”
政策宣传“讲法子”
签订协议“紧箍子”
压实责任“挑担子”
2. 移交组织关系
多次协商“开方子”。
找准群体“瞄靶子”
明确身份“补台子”
参与管理“搭梯子”
确定难点“出点子”
3. 移交人事档案
强化培训“知底子”
改变思路“拓路子”
明查暗访“用尺子”
做好明细“紧笼子”
严格把关“过筛子”
三、 退管机构与责任
1. 企业与政府的责任
2. 扶持退管服务产业化发展
3. 自我管理
4. 经费来源
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及检验
一、 “三项制度”之: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
1. 怎样才能建立“员工能进能出”机制?
2. 定员定编、职位竞聘与裁减方案
3. 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契约化用人用工制度
4. 人事制度改革的三大雷区引发劳动争议
5. 怎样形成国有企业员工由“企业人”到“社会人”根本转变
二、 “三项制度”之分配: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改革
1. 绩效管理如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现代绩效管理的思维架构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文化思想观
企业发展阶段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绩效管理体系三大核心维度分析
绩效过程管理——绩效不“考“出来的,而是“管”出来的
绩效反馈及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2. 全面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制定契约化的三要素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思路
基于绩效的薪酬设计体系
年薪制
长期激励设计原则与股权激励
3. 人才激励与环境创设
薪酬与绩效的同步更新
非物激励暖人心
宣传与组织适应改革环境
三、 人事制度改革的三大雷区引发劳动争议
1. 优化编制
程序有瑕疵?
定编不合理?
2. 考核与竞聘
考核指标不认可?
竞聘方案不通过?
3. 减员(劣汰)
不可“减”人群
如何安抚职工
四、 如何顺利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1. 三项制度改革的关键点解析
2. 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操技巧
3. 推进改革的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 国有企业人员进出全流程管理及风险规避
一、 招聘入职篇
1. 员工录用程序风险
国有企业的严谨入职流程利弊分析
劳动者无法提交《离职证明》,该怎么办?
企业如何撰写《录用通知书》,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入职体检需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入职登记表》的必备事项
2. 劳动合同签订要点
什么时候为签订劳动合同的最佳时间?
员工需签署的文件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制作要点及常见的“无效条款”
特殊群体(退休、实习生、非全日制、劳务派遣、工程分包等)的合同签订
二、 在职管理篇
1. “试用期”的操作误区
试用期的期限、工资
录用条件设计需要明确详尽
入职前后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如何保留证据?
2. 劳动合同变更与到期、续签
劳动合同变更的误区
什么是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到期前的准备工作
劳动合同续签须知及续签时间要求
企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处理
3. 考勤管理风险防范
1.考勤管理制度的制订要点及风险防范
2.员工请假、休假的管理
3.医疗期与病假管理
4.带薪年休假
5.其他假期疑难问题处理
4. 竞业限制与培训协议
培训、竞业限制等补充协议如何运用;
保密协议是否等同于竞业限制协议?
违约金的界定条款和实操运用
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支付
三、 离职管理篇
1. 低绩效员工的依法合规处理
“不胜任工作”能否解除劳动合同?——衡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依法实现对员工的薪资和岗位做调整?
理性调岗降薪,严格规范劳动合同的变更
“不胜任工作”员工的处理要点
特殊群体员工的调岗与职薪升降
“末位淘汰”与”不胜任工作”
2. 如何有效处理违纪员工
即时通知解除(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
如何处理兼职员工
欺诈应聘行为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用人单位是否享有劳动合同的任意解除权?
如何向员工出具辞退通知书及文书送达
3. 劳动合同终止管理技巧及风险控制
劳动合同终止的唯一条款
劳动合同不得终止或逾期终止的情形
4. 企业辞退、裁减员工中的常见法律误区及应对技巧
用人单位的解除权与补偿责任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例外规定
如何运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化解相关不稳定因素造成的风险
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
四、 未来的雇佣关系篇——多元化用工
业务外包
异军突起用工模式——内包关系
社保新政下的“合伙人计划”
灵活用工有新解: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
2019诞生“总包+分包+灵活用工”的用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