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会员
注册 / 登录   

AI环境下企业信息保护与保密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16 admin

【课程背景】

在 AI 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运营与信息流转已深度依赖智能算法与海量数据。AI 为企业带来高效决策、精准营销等优势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难度。如今,企业的各类信息,从核心商业机密、关键技术数据,到海量客户隐私信息,都通过 AI 系统进行收集、存储与分析。这使得信息的传播路径与处理方式变得复杂且隐蔽,泄密风险显著提升。商业机密的泄露可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因此,加强 AI 环境下的企业保密工作,成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由于生产普遍过剩,绝大多数行业均进入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由单纯的物质资源竞争转向为对商业秘密情报的争夺和对抗。统有关统计,中国商业秘密泄密案件正以15%每年的速度递增,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近年发生的力拓窃密案,对我国钢铁企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这一案件再次敲响了中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警钟。纵观近年来发生的诸多商业秘密泄密案件,大多与“人”这一因素密切相关,“人”也是泄密案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反观大多数企业商密涉密人员,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相当部分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责任不明、保密常识缺乏、保密技能不足,对各项保密标准执行打折扣,造成单位失泄密隐患难以彻底消除。本课程旨在解决以上问题,最终通过“人”这一核心因素,确保各项保密制度有力执行,守住企业商业秘密底线,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课程收益】

Ø  什么是商业秘密,如何区分商业秘密

Ø  AI在保密工作中的应用

Ø  AI 环境下的技术防护手段

Ø  公司泄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Ø  如何做好工作和生活中保密工作

Ø  具体的保密措施有哪些

Ø  梳理本单位“保什么”与“怎么保”

Ø  提升员工保密意识,加强企业保密管理

【课程特色】

干货,没有废话,语言精炼,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科学,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法律法规归纳性强;实战经验技巧,实战实用,学之能用;投入,理论与演练相结合,案例生动贴切,真实丰富,落地实际。

【课程对象】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企业保密相关法律法规(违法成本提高保密意识)

1、 《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密法)

Ø  是我国保密法律体系的主干

Ø  是调整保密法律关系的专门性法律

2、 《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法律中都有涉及保秘的条款,都属于保密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3、 援引的主要法律规定

二.   AI环境下的核心风险识别

1、 新型攻击路径: 

Ø  模型逆向攻击:通过AI模型输出反推训练数据(如医疗、金融敏感信息泄露); 

Ø  数据投毒漏洞:恶意篡改训练数据导致决策偏差(如供应链欺诈); 

Ø  生成式AI滥用:伪造员工语音/视频实施社会工程攻击。 

2、 合规性挑战: 

Ø  跨境数据流风险:多模态AI处理涉及GDPR、CCPA等法规冲突; 

Ø  第三方服务隐患:云AI平台供应商的数据留存政策不透明。 

3、 AI 对企业信息安全的影响

Ø  AI 如何改变数据收集、存储与分析模式

Ø  AI 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点(如数据挖掘算法导致敏感信息暴露)

Ø  利用 AI 进行的新型网络攻击手段剖析

三.   企业保密信息分类与分级管理

1、 识别企业关键信息资产(客户数据、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等)

2、 信息分级原则与方法(高、中、低风险等级划分)

3、 按保密范围分:

Ø  企业核心秘密

Ø  企业半公开秘密

Ø  行业公开秘密

4、 保密类别分:

Ø  技术秘密

Ø  经营秘密

Ø  战略秘密

5、 按保密等级分:

Ø  核心商密:重要的公司秘密。

Ø  普通商密:一般的公司秘密。

6、 针对不同级别信息的保护策略与措施

四.   企业泄密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泄密途径

1、 企业泄密的主要原因

Ø  企业员工无意识泄密

Ø  企业员工被收买有意泄密

Ø  企业涉密载体的泄密(纸质载体与电子载体两大部分)

Ø  企业网络安全泄密

2、 泄密的途径有哪些?

Ø  内部人员泄密

Ø  外部人员泄密

Ø  成果展示泄密

Ø  国际互联网泄密

Ø  存储介质的泄密

Ø  手机APP的泄密

五.   AI在保密工作中的应用

1、 AI助手的应用

2、 AI在保密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如自动审计、权限审核等)

Ø  AI辅助保密材料撰写与审核

Ø  AI驱动的保密管理

3、 利用AI进行知识管理与培训

Ø  AI在保密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六.   AI环境下的技术防护手段

1、 数据加密技术在 AI 系统中的应用

2、 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机制(多因素认证、生物识别技术等)

3、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利用 AI 增强检测能力)

4、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在 AI 场景下的优化

七.   企业具体的保密措施

1、 措施设计总体思路

Ø  专利与商业秘密保护的选择

Ø  各项保密措施制订总体原则

2、 建立健全商密综合防控体系

Ø  人防

Ø  物防

Ø  技防

3、 健全保密管理机构

Ø  组织保障

Ø  人员保障

4、 强涉密文件管理(载体的管理)

Ø  实行密件集中统管

Ø  涉密文件管理措施

5、 加强定密管理

Ø  定密分类清单

Ø  密级、保密期限等划分

Ø  定密程序实施

Ø  定密监督与管理

Ø  涉密文件管理措施

6、 加强办公设备管理

Ø  电脑单机管理措施

Ø  电脑网络管理措施

Ø  移动设备管理措施

Ø  办公设备管理措施

7、 保密工作档案管理

Ø  档案存档

Ø  档案分类与整理

Ø  档案存储

Ø  档案保管期限管理

Ø  档案利用管理

Ø  档案解密与降密管理

Ø  档案保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8、 加强涉密活动管理

Ø  涉密会议管理措施

Ø  外来人员管理措施

9、 加强对外合作管理

Ø  对外合作保密措施

Ø  加强对外保密审查

10、 加强涉密人员管理

Ø  注重员工招聘管理

Ø  加强员工保密教育

Ø  签订员工保密协议

Ø  加强员工日常管理

Ø  范例:《员工日常保密守则》

八.   企业开展保密工作的建议

1、 实验数据阅读权限设置

Ø  不同级别权限不同

Ø  研发项目组不能数据无权限的共享

Ø  核心数据阅读完善的申请流程

2、 项目组内部电子载体传输及留存注意事项

Ø  内网传输注意事项

Ø  如何实施加密文件的传输

Ø  内部点对点的传输办法

Ø  如何杜绝电子文档的留存问题

3、 项目组之间信息共享注意事项

4、 如何防止研发人员的有意识泄密

5、 如何防止行业会议及技术交流中的无意识泄密

6、 如何在企业内部最大限度的保护新品研发信息

7、 产品对外宣传注意事项

8、 在新产品命名中应注意可能导致的泄密事项

九.   日常保密操作指南

1、 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

Ø  定密规范

Ø  传递安全

2、 网络行为“十严禁”

Ø  微信/钉钉工作群管理红线

Ø  公共网络使用“三不原则”:不传密、不存密、不聊密

3、 个人终端防护

Ø  手机电脑“安全体检”

4、 文件处理保密常识

Ø  涉密文件标识与管理

Ø  文件数字化过程中的保密措施

5、 网络使用保密常识

Ø  办公网络与互联网隔离措施:介绍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的方法,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不同网络。

Ø  移动设备接入办公网络管理: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制定接入办公网络的安全策略和管理规范。

6、 社交工具与即时通讯保密要点

Ø  社交平台信息发布注意事项: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如何避免泄露工作相关的敏感信息。

Ø  即时通讯工具加密与使用规范:介绍使用加密即时通讯工具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设置和使用。